去年的十二月带了35位学生和家长到一个充满神话的印尼古都 - 日惹去旅游. 这五天的旅程至今还记忆猶新. 日惹的人民没有我想象中的带着强烈的回教色彩. 有的却是浓厚的艺术气息. 彌漫周围的是兴都教, 佛教和回教的风彩. 而最让我窝心和舒服的是, 不管我因何事而微笑, 眼前的人一定回报一个友善的笑容.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陌生的国度, 也因此而拉近了. 可记得最近的笑容是在几时呢? 在这里, 我笑了很多; 微微的笑, 哈哈的笑; 傻傻的笑…..
我们走过了古 印度庙Paramadam , 触目的是一堆堆因地 震而倒塌的石块, 架在庙上的铁架, 还有在努力维 修的工人; 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 Barobudur 里的九层小佛塔, 一层一层重叠而上, 432 尊姿容庄 严的佛象和墙上的 浮雕则让我 想象当年的日惹是怎样的一个佛教国.
而离繁华都市的Kasongan Village对我来说则是个充满传奇的村庄. 街道的两旁尽是陶瓷艺品. 沿户探访 村里的 每一户人家时, 发现他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贫苦的生活环境并不影响他们 对陶艺的创作. 狭小简陋的屋子里除住宿之外, 更是创作陶艺之地; Krebet Village 的村民则对木雕峇迪非常的拿手;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Batik, 不管呈现的是现代创作还是传统图案和神话, 他们那精细的技巧实在让我感到惊讶.
大伙在 Kembang Arum的小村庄渡过了难忘的一天. 当我们 底达村口时, 天空飘下毛毛细雨, 伴着我们漫步在两旁种满了”蛇皮果”(Salak fruit) 的小径上.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跟随敲着竹筒奏着传统民族音乐的当地居民, 我们走入了绿油油的村庄. 这小村 里头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画家, Henry 和Pak Arif让许多大人和孩子有机会与大自然更亲蜜的接触.
青翠的稻田围绕着几座小亭子 和板屋. .美丽的蝴蝶在田野中飞舞, 小鸟啁啾 的声音,加上小溪的淙淙流水声, 我的心情刹那间变得特别宁静. 大家兴致勃勃地在小亭里学 制作 “Tupat”, 然而, 一连串的步骤却让大家难以完成. 当大家无奈的放弃编制时, 我还不愿离开. 忽然, 一阵阵轻脆的嘻笑声不断地传来, 令我马上停下手中用椰 叶编制的蚱蜢, 起身向 ibu 道谢后, 连忙朝向笑喊声的方向走去.
孩子们正在轮流骑水牛耕田; 看到又想玩又怕脏的孩子拿着草鞭赶牛的模样, 真叫人好笑! 站在一旁注视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兴奋地走独木桥; 跳进池塘里捕捉小鱼.....一阵阵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我脸颊, 我嗅到了泥土和野花的清香. 这一切令脑海里逐渐沉睡了的童年画面又活跃了起来. 记得我总喜欢骑脚踏车到田野中溜达, 无论是在等着朝阳微笑 的清晨; 还是夕阳轻吻残霞的傍晚, 那一大片的稻田永远都让我感觉到宁静及祥和. 虽然远离家乡许多年, 但至今她还是我的心宁”避风港”.
大人们也在这里重温了美丽开心的童年, 记忆中的 传统玩意儿让大伙玩得不欲乐呼 ; 到处都充满了喜悦. 孩子们的喧叫声让这平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 看到爸爸和孩子们兴奋地往椰树上爬, 让 我不竟的会心一笑 .
一连串的活动结束后, 大人和孩子也有些累了, 走入别緻的板屋里 或 稻田旁的小亭稍息. 各类的印尼糕点已摆在桌上. 喝了甜甜的饮品和吃了糕点 之后, 孩子们便开始写生了. 刚在池塘里抓了鱼的芷倩, 这一幕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只有五岁的她一拿起笔便一气呵成的画了自己在抓鱼的画面. 其他的孩子有的在屋内画竹马, 或在屋外画风景.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是时候向这美丽的田野告别了. 我情不自禁地撫摸那长得特别丰盈的绿叶, 倚风摇摆的小野花, 依恋的心情油然而生. 我们的足迹将永留在此了.
生长在钢骨森林的孩子们, 在接触了这一个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土地后的感觉如何呢? 这一份大自然里的体验, 会否带给年少的心不一样的感受呢? 但愿若干年后那生气盈然的绿意, 小溪流水的涓涓声, 依然还在他们的童年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